保研网首页 > 考研资讯 > 考研政策 > 正文

教育部: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点击数:1447 发布时间:2025-07-29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教育部: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奋力书写人民认可的学生资助答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改革进步收获

教育部财务司

学生资助是要紧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教育公平和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看重学生资助工作,需要“完善学生资助规范”“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督促指导地方各级政府和学校着力建设优质学生资助体系,坚持推进精确资助和资助育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交出一份人民认可的民生答题。

1、十年不懈奋斗,建成中国特点学生资助体系

现在,国内学生资助已形成了投入上以政府资助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方法上以免费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对象上以助困为主、奖优为辅的中国特点学生资助体系,涵盖28个中央政府资助项目,“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政策相结合,年资助人次1.5亿,年资助金额2600多亿元,为世界提供了学生资助的中国策略。

一是资助项目更全,构建了符合国情的资助政策体系。十年来,国家打造推行学前教育资助规范,为小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免除普高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新设立中职国家奖学金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启动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颁布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资助方法、直招士官国家资助政策等政策,填补了资助范围的多项空白。同时,充分考虑国内经济社会进步及学生受助需要变化等实质,陆续对各学段17项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进行了26次调整和健全,确保资助政策和资金投入向中西部区域倾斜、向欠发达区域倾斜、向民族区域倾斜、向特殊困难群体倾斜。

二是资帮助度更大,形成了政府投入为主的资助格局。十年来,全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越2万亿元。其中,财政投入资金累计达1.45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72%;学校和社会投入资金累计达0.29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14%;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0.27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近14%。年资助金额从2025年的1322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2668亿元,涨了一倍。财政投入资金从2025年的1020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2007亿元,增长97%。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从2025年的628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1238亿元,增长97%。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加强,形成了政府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资金为要紧补充的资助格局。

三是资助标准更高,提高了受助学生的生活质量。十年来,教育部、财政部依据经济社会进步情况和脱贫攻坚需要,打造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升各学段资助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两次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从每生天天3元提升到5元,逐步达成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高中阶段,提升普高、中职国家助学金标准,从平均每生每年1500元提升至2000元。高等教育阶段,将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提升了3000元;提升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标准,从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到3300元;提升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从每生每年低于6000元到本专科生12000元,研究生16000元,并相应提升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服兵役贷款代偿标准。

四是资助范围更广,达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十年来,全方位实行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一补”范围从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扩大到非寄宿生,营养改变计划推行范围达成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扩大中职免学费、高职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覆盖面,增加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健全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将预科生和科研院所等各类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军队院校招收的无军籍地方全日制学生,全部纳入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覆盖范围。十年来,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年资助人次从2025年的近1.2亿人次,增加到2025年的1.5亿人次,资助范围逐步扩大、规模稳步增长,达成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

2、十年砥砺奋进,学生资助工作做出要紧贡献

一是为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重点用途。学生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工作。国内学生资助政策的不断健全和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强,使教育公平这一崇高理念落地生根,成为实实在在的社会现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再因学费问题而失学,充推荐有了公平的教育机会。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再为生活成本发愁,不再因经济问题而辍学,可以脚踏实地地安心学习。从资助面看,民族区域、原集中连片特困区域、原“三区三州”学生资助比率分别为46%、43%、82%,远远高于全国26%的平均资助比率。国内建档立卡辍学学生达成动态清零,因贫失学、辍学已成为历史。

二是为教育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学生资助是脱贫攻坚的要紧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要紧阵地。十年来,学生资助坚持将建档立旧车网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残疾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作为重点保障对象,结合实质给予较高端次资助,加快了这类家庭摆脱贫困的节奏。学生资助政策减轻了脱贫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达成优质就业,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好基础。
2025年,共资助建档立卡学生1472万人,资助金额344亿元。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2025年,继续资助脱贫家庭和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1400多万人,资助低保家庭学生700多万人、特困救助供养家庭学生10余万人、孤儿学生20余万人、残疾学生100多万人,年资助金额572亿元。

三是为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学生资助不只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还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了身体素质。譬如,国家推行的营养改变计划,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2.38万所,受益学生达3.5亿人次。依据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监测数据,营养改变计划推行区域男、女孩平均身高比2025年分别增长4.2cm和4.1cm,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增长速度;中西部农村学生的成长迟缓率为2.5%,比2025年降低了5.5个百分点。通过学生资助政策的引导,明显增强了中职教育与农、林、地、矿、油等艰苦专业和师范专业的吸引力;数十万名受助师范生投身农村基础教育,明显改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66万名受助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就业,明显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结构;143万受助大学生应征入伍报效国家,为国内达成强军目的输送了一大量优质兵员。年初成功举办的冬奥会,参加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中有91%是受奖助学生。

四是为国内教育事业取得了国内外赞誉。十年来,学生资助秉持为民初心,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准时送到困难群众手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进步成就最直接、最温暖的体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和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期,各地各校开启“绿色通道”,帮助受疫情灾情影响的学生渡过难关,免除贷款学生2025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惠及400多万高校毕业生。营养改变计划等资助项目的推行,更为大家取得了国际声誉。世界粮食计划署对169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国内是全球少数同时在中学、小学阶段提供营养餐的国家,学校供餐规模位居前列。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觉得“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变计划是一项了不起的计划”。

3、十年不断探索,形成学生资助工作宝贵经验

回顾十年来学生资助的不平凡经历,达成学生资助优质进步:

一是一直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学生资助工作最可信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决定着学生资助工作的服务方向和使命任务。大家坚持将学生资助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保障基本、兜住底线,确保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享有资助政策。打造起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分担机制,根据经济进步水平、学校隶属关系等原因实行资金合理分担。打造起中央、省、市、县、校五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队伍,覆盖了全国所有区域和学校。一直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生资助全过程,为国家培养堪当重任的靠谱接班人。

二是一直坚持精确资助。精确资助是学生资助的基本需要,也是学生资助的基本办法。在政策设计时,充分考虑经济进步水平、群众承受能力等原因,资助政策向欠发达区域倾斜,向艰苦专业和国家亟需专业倾斜。在确定资助标按时,依据不同学生的受助需要实行分档资助,加强对特殊困难学生的资帮助度。在落实资助政策时,建设应用学生资助信息管理平台,打造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资助数据管理效能。在监督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了由教育、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和社会力量参与的监督机制,多措并举,多方发力,确保学生资助更精确、更公平、更高效。

三是一直坚持资助育人。学生资助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生资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学生资助由保障型向进步型延伸。从身心进步、道德培养、学业提高、就业帮扶等对受助学生给予全方位关怀和帮助,促进受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进步。大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奖学金评选、助学金申请、助学贷款办理、勤工助学等环节,深入拓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精神,劳动光荣的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价值观。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要紧民生工程,在构建优质教育体系中肩负着新的使命。大家将坚持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践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不断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努力提升精确资助、资助育人的科学化水平,加快推进学生资助工作优质进步,持续推进教育公平,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考研网,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考研报名,考研培训辅导,院校专业信息,考研准考证打印,考研分数线,考研成绩查询,考研复习资料,考研复试调剂,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

Copyright(c)2018-2025 保研网(https://www.jhdss.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保研网(https://www.jhdss.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