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网首页 > 考研资讯 > 招生简章 >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点击数:4442 发布时间:2025-08-14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陕西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陕西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1、 学校介绍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要紧基地,被誉为西北区域教师的摇篮。

学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
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60多年来,在刘泽如、李绵、郭琦等老一代教育家的领导下,在几代师大人的努力下,学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进步成为一所有要紧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3万余人,形成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校风。学校现在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还在港、澳、台区域招收研究生。现任党委书记甘晖研究员,校长房喻教授。

学校坐落于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7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从2000年开始建设,现在已成为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3、小学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主要承担本科1、小学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与教师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与留学生教育等任务。两校区功能定位明确,布局合理,风格和校园环境各具特点。雁塔校区古朴优雅、钟灵毓秀,长安校区现代开放、气势恢宏。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授与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63个本科专业,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03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一级硕士学位点,185个二级硕士学位点,1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含工奥创士8个范围)。在国家现有13个学科门类中我校学位授权点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3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出色博士论文,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出色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个,陕西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6个,陕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陕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除此之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与中国唐史掌握、中国古都掌握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学校现有教职工约2800人,专任教师近1500人,具备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多,其中具备博士学位的达46%。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00余人,副教授近500人,博士生导师249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中年轻人专家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坛教授、特聘教授共4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出色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9人,高校年轻人教师奖获得者2人,教育部出色年轻人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8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全国出色教师6人,全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共2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陕西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陕西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13人。近年来,学校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其中有院士10余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7179人、研究生7205人,继续教育和互联网教育学生4万余人, 外国留学生784人。 长期以来,学校以水平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学评估为主体的教学水平保障体系,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获得显著效果,自2000年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就奖6项,省级教学成就奖42项;9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40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1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点专业,2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点专业,1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实验区,5 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实验区。学校从2006级本科生开始推行2+ 2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积极探索教师教育4+ 2城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学校积极推行科研强校策略,科研实力逐年提高。十一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47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81项,教育部项目106项;有118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出版学术著作432部,教程160部,发表学术论文4793篇。自然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4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0项;863计划项目4项,973前期专项项目2项;出版学术著作105部,发表学术论文6454篇;有23项科技成就获得陕西科技奖,116项科技成就被授与专利权,其中创造专利11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和陕西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多年来高度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 厚德敦行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学校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十五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与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拥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两校区图书馆面积达5.9万平米,共有藏书329.96万册。学校还设有博物馆,由妇女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博物馆、字画艺术博物馆三部分组成。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社会科学评论》、《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2025年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学校拥有出版总社公司,公司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公司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9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4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学校积极拓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西北区域唯一的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区域的70多所学校打造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4000余人。

学校设有教学实验性质的附中、附小、婴幼儿园,其中附中是陕西重点中学,附小、婴幼儿园是省级示范小学和婴幼儿园。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还与社会企业合办了锦园国际学校、金泰丝路花城学校、奥林匹克花园学校、陕西师范大学曲江第一中学等。

学校是全国最早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高校之一,并积极探索出了一条被誉为陕西师大模式的后勤改革的道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面向新世纪,陕西师范大学以西部大开发和教育大进步为契机,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正朝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点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的努力奋斗。

2、考试报名说明

1.欢迎本科毕业的在职、非在职职员、同等学力并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二年以上、现已达到本科毕业水平的在职职员及各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考试报名我校硕士研究生。

2.2025年我校硕士生计划招生数为2000余人(各专业所列计划招生数不包括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最后招生人数以2025年教育部下达我校的招生计划数为准;关于录取和调剂方面的政策以教育部当年有关文件为准;在复试及录取阶段,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依据考试报名状况及学校学科建设进步需要有权对招生及招生人数进行适合的调整。

3.我校拟接收具备推荐免试资格的出色应届本科毕业生约300人左右(含全日制专业学位),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他各学科(类别)、专业(范围)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生。考生可在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上查阅有关接收推荐免试生方法。

4.我校有权对出色在职职员实行单独考试。但凡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并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2025年以前本科毕业,不含同等学力)以上的在职职员,经所在单位推荐,可申请参加我校的单独考试。其中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一级学科内各专业及计算机科学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不接收单独考试考生考试报名。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每个招生范围均不接收单独考试考生考试报名。

我校单独考试考哪几科中业务课代码与名字与全国统考的业务课代码与名字相同,思想政治理论代码为111;英语代码为250;数学科目代码为666,考生在在线报名时请先按统考科目选,报名结束后由我校统一替换为应考科目及代码。单独考试考生网报时需要选择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报名点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单独考试考生。

5.考生的学历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可考试报名: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备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职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25年9月1日),已达到本科毕业水平方能考试报名,且须符合以下条件:①已进修完六门或六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并有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进修课程成绩单。②有公开发表的与学士学位水平相当的本专业3000 字以上的学术论文。③同等学力职员仅限考试报名所学专业,不能跨学科考试报名。④同等学力考生网报时须选择陕西师范大学作为报名点并须在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现场确认报名、考试,我校不接收在其他报名点报名考试的同等学力考生。⑤同等学力考生在我校进行现场报名时须提交能证明本人具备考试报名资格的材料原件。⑥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考生按同等学力考试报名,考试报名须符合前款(3)中②、③、④、⑤、⑥项条件,并须提供本人本科期间不少于12门的课程成绩单(由教务部门提供)。

(5)自学考试生和互联网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即2025年11月14日)前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考试报名;假如已获得专科毕业证书2年或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25年9月1日),满足前款(3)中同等学力职员考试报名条件的,可以同等学力身份考试报名。

(6)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7)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就读学校赞同考试报名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6.年龄一般低于40周岁,考试报名委培和自筹经费者年龄可适合放宽。

7.身体健康情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需要。

8.国家复试分数线确定后,我校将在研究生教育网上公布各专业复试科目及需要。

9.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具体考试报名条件以国家有关规定为准。

其中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职员,还须符合: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职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员。

10.需要注意的地方:①考试报名者需要符合考试报名条件,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日期内进行在线报名和现场确认报名。在现场确认报名时,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别的人员考生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进行报名。对在考试报名中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报名、考试、录取资格。②在线报名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网报时间为:2025年十月十日31日。③ 现场确认报名日期:2025年11月十日14日; 现场确认报名地址为:考生在网报时所选择的报名点。④请广大考生注意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上公布的有关招生信息。

我校研究生教育网网址:http://www.yjs.snnu.edu.cn

★表示该专业为我校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

☆表示该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

考研网,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考研报名,考研培训辅导,院校专业信息,考研准考证打印,考研分数线,考研成绩查询,考研复习资料,考研复试调剂,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

Copyright(c)2018-2025 保研网(https://www.jhdss.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保研网(https://www.jhdss.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