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马海燕)日前零星病例在中国部分区域出现,这让疫情防控成为26日开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最重要任务。
377万人考研,在这个特殊的冬季考验着各地的疫情防控水平。
此前,教育部专门召开视频调度会,部署全国研究生考试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各省(区、市)以最严格的规范、最严密的手段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考生进入考场前须严格佩带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自主决定是不是继续佩带口罩,考试结束离场时须严格佩带口罩,鼓励考生全程佩带口罩。非低风险区域、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须全程佩带口罩。
考生、考试员工每次进入考场前务必要严格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还要切实加大对考场、考试知识点环境的全方位消杀,考试结束后,应付在隔离考场、备用考试知识点(考场)考试的考生答题进行消杀后再收购。
考试前后,要切实加大考生引导,组织考生错峰出入考试知识点、考场,维持合理距离,不拥挤、不聚集。当日共有9000余名考生在清华大学考试知识点参加考试,其余考试报名清华大学的考生分别在京外560余个考试知识点参加考试。为切实保障考试顺利进行,清华大学考试知识点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手段。考生在进入考试知识点时均须提供考试前7日内新冠病毒核酸测试阴性报告和北京健康宝绿码。同时,在每个考场大楼设置了人脸辨别仪,可对考生的准考数据与核酸测试结果有关数据进行核验。
除此之外,清华大学开通了唯一入校绿色通道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专用通道,并在考生绿色通道入口设置多部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测温及测试机器人阿荼,承担此次所有考生的进校身份辨别和体温测试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