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网首页 > 考研资讯 > 最新资讯 > 正文

教育部多措并举强化基础学科建设 为拔尖学生畅通成长途径

点击数:699 发布时间:2025-08-16 收藏本页

阅读正文

教育部多措并举强化基础学科建设 为拔尖学生畅通成长途径

9月,来自河南郑州的高考考试生仝本然正式迈入北大校园。通过强基计划,他被录取到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从小学起,我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正式接触数学竞赛开始,我才深入获悉数学的博大精深,数论组合里那一个个巧妙的证明都令我不禁赞叹。也正是在那时,一个数学梦在我的心中扎根。”仝本然说。

2025年,在强基计划实行的第二年,北大强基计划共录取930人,其中破格入围并最后录取学生369人。这也释放了一种积极的信号——为拔尖学生崭露头角“设通道”“搭平台”。据悉,去年年初,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拓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用途,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策略需要且综合素质出色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达成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系统性重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两年来,“强基计划”蹄疾步稳,不只反映出国内教育的特质和人才培养的根本需要,还服务于国家进步基础研究,系统性重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策略需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阎琨说:“在‘强基计划’颁布之前,国内拔尖计划在人才选拔和培养环节存在一些误区,如缺少对学生基础学科研究志向、社会责任感和学术使命感的培养,也忽略对学术探讨热情的激起和保护,使学生对基础范围常识探讨望而却步。为满足经济社会进步对基础学科优质人才的需要,有必要对拔尖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系统性重塑。‘强基计划’通过精心的规范设计,并集中优质资源,必然可以或有志趣、有天分的拔尖学生培培养为将来基础学科范围的栋梁之材。”

这只不过教育部在持续推进人才强国建设的一个缩影。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选拔、培养、评价等重点环节,教育部推进深层次改革,加大针对性引导,为有志向、有志愿、有志趣投身基础研究的拔尖学生畅通成长途径。教育部深入推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吸引出色学生投身基础学科,部分学生已在有关范围脱颖而出。启动推行“国家重点范围急切需要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倾斜支持数学、物理等学科,构建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协同机制。

更引人注目的是,教育部还探索顶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指导清华大学推行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今年共录取69名有志向、有天分、热爱数学的学生。记者获悉,清华大学求真书院将通过“3+2+3”的本博贯通模式对他们进行专门培养,以期将他们培培养为拥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可以引领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及有关应用范围进步的领军人才。

来自辽宁抚顺第二中学的双胞胎兄弟程梓峻、程梓桐从小都对数学情有独钟,立志为数学事业进步贡献力量。今年,弟弟程梓桐通过丘成桐数学领军人才计划选拔进入清华大学求真书院并完成预科阶段培养。哥哥程梓峻通过高考考试统招被数理类录取,并报名了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的校内二次选拔环节。

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厚植人才进步土壤,优化人才进步环境,需要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建强教师队伍、加强经费投入、搭建成长平台均是需要之举。”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加强对基础学科人才的支持力度,长江学者、教学名师等人才计划向基础学科倾斜,集聚一批德才兼备、热爱教育、造诣深厚的大先生投身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同时,打造国家、地方、学校、社会多元投入机制,优化经费支出结构,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提供稳定的经费支持,研究提升基础学科生均拨款标准,加强出色学生资帮助度。同时,教育部还推行“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推进建设基础学科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为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接触前沿范围提供平台,构筑产学研融合的革新生态和育生活态。

“历经多年努力,国内自主培养的顶尖人才不断涌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总师均在国内同意本科教育。实践证明,中国教育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能力培养出大师来。”该负责人强调。(本报记者晋浩天)

考研网,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考研报名,考研培训辅导,院校专业信息,考研准考证打印,考研分数线,考研成绩查询,考研复习资料,考研复试调剂,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

Copyright(c)2018-2025 保研网(https://www.jhdss.com/)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

保研网(https://www.jhdss.com/) 版权所有